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雷射近視手術與夜視力



        早期雷射手術後,欣喜於不用戴眼鏡的同時,少數受術者卻帶著一絲的遺憾,晚上的視力變得較差,甚至差到無法開車,夜間活動大受影響,這些病例常會抱怨光暈、眩光、星狀光芒及虹視等夜間視力的困擾,尤其是接受高度數矯正的人情況更是嚴重。

        對於眩光的產生,最初的解釋是先天瞳孔較大的受術者,於黑暗時瞳孔大於治療光區,光線由光區外進入眼睛,便會產生此種現象。可是研究顯示,瞳孔的大小和這種現象的關係似有若無;統計結果卻發現,矯正度數和這些夜視力症狀的嚴重程度,有著正相關。隨著前導波儀的發展,一個以前不為眼科醫師熟悉的領域慢慢的開啟了。

       前導波儀測量手術前後眼球高階像差的變化,顯示雷射近視手術後會產生球面像差,矯正度數越高,產生的球面像差就越高。光線通過球面透鏡中央會聚焦在較後方,通過越週邊的光線會聚焦在越前方,稱之為球面像差(上圖),這種現象會造成視力的干擾。而此現象在扁球體非球面即非球面中間弧度比週邊平坦時,更加嚴重 (下);但在長球體非球面即中間弧度比週邊較陡時,則這個現象就不明顯 (中)。人的角膜本來是一個凸球形非球面,雷射手術後卻變成扁球形非球面 (圖四),造成大量的球面像差,夜間瞳孔較大時,大量的週邊光線進入眼睛,就形成光暈等夜視力障礙。

        至於雷射手術後為何形成扁球體非球面,有數個因素相互作用,主要是雷射打在角膜中央及周邊,其單位能量並不相等,因為角膜是有弧度的,愈往週邊雷射光愈成橢圓狀,而且被角膜表面反射的比例也加大,距中心點4mm處的雷射能量僅及中央之75%,因此週邊切削相對減少,造成扁球體非球面形狀。另一個理論是角膜中間受切削後,因生物力學的關係週邊會變厚導致球面像差的產生。

       解決之道在於補償週邊減少的能量,同時將有效光圈儘量擴大,以前的大光斑雷射不易擴大光區,因需在雷射主機升高相當多能量,才能使一發雷射的直徑由5mm升至6mm,也無法補償週邊減少的能量;但小光斑雷射可以軟體控制,指揮雷射往外多繞幾圈即可。新一代的準分子雷射多已解決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前導波優化軟體,方法是計算手術產生的平均球面像差,補償週邊較少的雷射量,在週邊的地方做一個較密集的切削來抵消雷射少打的能量進而抵消雷射手術產生的像差,此方法只要修改控制發射的軟體即可。而另一群以美國公司為主的雷射機器,則採用所謂前導波導引的方式,需另購前導波儀,每次治療並需額外繳一筆費用。前導波導引是測量個人的高階像差,並計算手術產生的像差,試圖一舉去除手術像差及個人的所有高階像差,但是至今為此,此法並無法完全去除高階像差,頂多能減少生成的像差。檢視同時有前導波導引和前導波優化兩種方式的所有準分子雷射平台均發現兩者的差異不大,因此是否真需要花上大筆經費來使用前導波導引尚須斟酌。

        對球面像差的了解及解決此問題儀器及軟體的進步,雷射手術後夜視力困擾的情況已獲得良好的解決,接下來尚待解決的還有因頭部偏移,如下巴抬高或下壓,臉部向左右側轉等造成的慧星像差,慧星像差產生的影響較小,目前靠醫師小心調整受術者頭部姿勢,避免其產生,不久的將來也許有更先進能確定頭部和眼位相關位置的儀器,使雷射視力矯正的品質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mosim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