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的視力多少?」「0.3」,接著問題可能就是「那相當於近視幾度?」問的人輕鬆,回答的人頭可就大了。類似的問題「我女兒近視幾度?」「100度」,問題又來了,「100度怎麼可能視力0.2!哥哥近視150度,視力都還有0.3,你們會不會量?」又是一記悶棍。
先談度數,沒有度數的眼睛稱為正視眼,指的是無限遠處的光線,經過放鬆的眼球光學系統正確的聚焦在視網膜,因此可以看清楚東西。相對的屈光不正,也就是有近視、遠視、散光這三種有度數的眼睛,其焦點分別落在視網膜前、視網膜後;散光也就是亂視,則有兩個焦點,垂直軸和水平軸的兩個焦點分別聚在不同焦點上面。
這些不落在視網膜上的焦點會造成視力模糊,要看清楚就需利用不同透鏡矯正。近視用凹透鏡,發散光線,讓在視網膜前的焦點可以後退,聚焦在視網膜上;遠視利用凸透鏡,拉近焦點;散光,則用柱狀鏡矯正。而這些鏡片的屈折力就是我們所謂的度數,因此近視100度指的是某個眼睛需以100度的凹透鏡將焦點聚焦在視網膜上。
視力,又是另一回事,指的是一個人能看的多清楚的標準。古代以能否看清某顆星為視力標準,用的是大熊星座開陽星也就是武曲星旁邊一顆伴星叫「輔」,古代阿拉伯人稱為「貓星」,新兵體檢時,能清楚看到貓星的視力就算正常。現代的視力測量是1862年由荷蘭的眼科醫師Snellen所訂定的。一個圓分為360度,一度又分為60分角,他所訂定的標準視力是在20呎處可以分辨出一個五分角的字母,視力就是20/20,也就是1.0。若一個人僅能在標準距離一半,也就是10呎的地方才能看到這個字母,則視力就是0.5。
視力可分裸視和矯正視力,所謂裸視就是未戴眼鏡的視力,矯正視力則是戴上適當眼鏡後所測得的視力,平常我們所指的視力是以矯正視力為準。視力和度數的關係用數位相機來比喻可能比較容易瞭解,視力就是這台相機的畫素,1000萬畫素一定比300萬的來的強。而度數則是對焦距的問題,也就是相機的對焦環要轉多少才圈才可以剛好對準焦距,焦距沒對準,1000萬畫素的相機拍出來的可能比300萬畫素的更模糊。
相機也有可能焦距對準了,相片品質依然不佳。這些使相片成像不良的因素,對應眼睛狀況也會使視力不佳。如角膜白斑(鏡頭刮花),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才能恢復視力;白內障(鏡頭中間發霉)的老人,雖然沒有度數,視力也可能只有0.1;視網膜病變(感光元件故障)可能戴不戴眼鏡對視力的影響都不大,因為感光元件壞了,再怎麼對焦改善都很有限;弱視(CPU故障)的小孩戴上正確度數的眼鏡,視力也可能很差。
同樣的100度近視在不同人的眼睛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裸視視力,而且其落差可能很大,由0.1到0.6,甚至0.7都有可能!而視力0.1可能是近視造成,也可能根本沒有近視,而是由其他眼疾所造成的。看完這篇文章,下次請不要再問眼科醫師近視100度等於視力零點幾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