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快樂的冤大頭1 - 健保與自費人工水晶體 - 非球面


依健保局臉書前些日子的定義,冤大頭就是用自費醫材的人,身為眼科醫師最相關的就是自費人工水晶體了,而我每個禮拜都成就了數個快樂的冤大頭。

通常白內障患者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開刀?第二是找哪位醫師開?第三大概就是要選擇健保或自費人工水晶體。醫療器材的進步日新月異,研發成本也高,因此價格當然不便宜,而健保給付顯然無法跟上這腳步,因此產生了自費醫材。雖說是自費,正確的來講是補差額,人工水晶體的健保給付價是二千七百四十四元,而自費片多數是三萬起跳,因此乾脆說是自費片了。

病患的第一個問題,通常是健保與自費的有所不同嗎?答案當然很肯定,否則豈非變成詐欺。第二個要問的是不同在哪裡?這個問題很龐雜,因為自費人工晶體有許多不同的樣式和功能,而且每家廠商人工晶體的發展方向、專長及特點都不一樣,這時候就端賴你信任的醫師跟你解說。要不要使用自費片是一個考量,能不能獲得所要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否則豈不真成為冤大頭。

最基本的自費片是非球面水晶體,我們就先談談。首先要認識球面像差〞這個光學現象,指的是光線經過透鏡時,中間和週邊的光束聚焦不同焦點上。白天瞳孔縮小球面像差的影響較小,夜間瞳孔放大它的影響就較大。正常角膜有正球面像差,因此需要負像差來降低全眼像差。而一般健保片都是具正像差的球面鏡片,會增高全眼像差。

球面像差: 週邊光束對焦在較前面,中間之
光束對焦在較後面,未集中在一個焦點。


無球面像差:週邊及中間之光束集中在一個焦點。


病患會質疑,我的鄰居裝的是健保球面片,視力也是一點零,自費片有可能更好嗎?其實視力是一回事,視覺品質又是另一回事。高球面像差會降低視力的敏銳度和對比度,於暗處更嚴重,甚至會產生光源週邊的光暈。最極端的為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後的角膜,具高度正球面像差。早期雷射近視手術後雖然達到零度數,視力一點零,但夜間有眩光、光暈就是因為受這個影響,因此這類患者應選擇高負球面像差之人工晶體矯正,以獲得較佳的視覺效果。而接受遠視雷射手術者剛好相反,不應該用負球面像差的鏡片。非球面水晶體依不同廠牌的設計具零或負像差,可降低全眼像差,對於夜間視力的敏銳度和對比度有相當的改善。

解釋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體差異時,會搜尋到很誇張桶狀或針墊變形的圖像(如下圖),甚至有些診所也拿來作為兩者差異的衛教圖示。其實這種週邊變形在眼睛上只會在眼鏡鏡片上產生,因鏡片和眼睛有距離,凸或凹透鏡的週邊和中心距離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放大縮小倍率,導致球面鏡片的週邊影像變形。這種變形並不會在使用人工晶體的情況下產生,用球面片的人不需多慮。裝非球面片的步驟和健保片相同,因此並無額外的風險,唯有鏡片偏位太嚴重時,會失去非球面鏡片的優點。


誇張的桶狀或針墊變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