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如何帶幼兒看眼睛–視力檢查篇


帶幼兒檢查眼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事前的準備與溝通,看診時家長適度的介入與安撫,加上醫師的技巧,通常可讓事情圓滿完成。若是要做視力檢查,不要有從視力檢查到各式眼疾,集中在一次門診統包處理的想法。就醫前家長需先觀察,不應有眼睛紅痛,有分泌物的情況,否則可能會遭受拒診,因為要保護其他病患免受傳染的風險。

從未檢查過視力的孩童應在三歲接受第一次視力檢查,因為此時視力已發展穩定,也可以正確的比視力表,最重要的是在這時間點若檢查出弱視,可以及時處理治療。

家長可從日常生活觀察幼兒是否可能視力發育異常,例如歪著頭看東西,頻繁的眨眼睛,學習遲緩、協調不佳或有弱視、斜視家族史。若想在三歲前提早測試小孩的視力,可以玩躲躲貓般輪流遮住他的左右眼,雙眼正常的小孩應該會玩得很開心。但若有一眼視力不佳,當好眼被遮蔽時,幼童可能嘗試將你的手撥開。

多數家長都量過視力,對教導孩童接受視力檢查應不至於有太大的困擾,可能的差異就是不同型態的視力表,及EC不同的檢查視標。早年診所會印一些簡單的視力表,供父母在就診前指導孩童練習。現在可先從網路下載視標到平板或手機上,在不同距離,旋轉不同角度,讓孩童學會比視力表。可預約門診時間,例如吃飽睡足後,精神狀態較穩定。帶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零食,必要時可安撫情緒,增加合作度。了解家族視力病史,例如高度近視、弱視或其他眼病。有些醫師會在第一次檢查就點散瞳劑,筆者則避免,以降低幼童焦慮,維持良好關係。

一個初步檢查除了電腦驗光及矯正視力,可了解孩童的度數與視力外,還包括眼睛外觀,細隙燈檢查以及眼位檢查。兩眼可同時注視一點,就是眼位正常;反之,一眼看著目標時,另一眼偏斜則稱為「眼位不正」,也就是「斜視」。父母親常將孩童歪著頭看東西的情況誤稱為斜視,造成眼科醫師檢查時認知上的困惑。歪著頭看東西可能是斜視,但也可能是其他狀況。以上各檢查若無異常則應已足夠。

若有異常,可加做由台大眼科團隊研發的NTU立體圖檢查,此檢查也是幼兒園、國小視力篩檢的基本項目。藉由讓兒童配戴紅綠或紅藍眼鏡,觀看以亂點組成的幾何圖形,測試視覺立體感。不戴特殊眼鏡是看不出立體圖的,遇過護兒心切的媽媽,當孩童比不出來時會贊聲,我也看不出來啊!只差沒說出醫師唬弄人。 

視力不佳,除了真有問題的孩童外,有可能只是畏縮、內向、害羞、或不熟悉視力表。還有家教嚴格,稍犯錯就會受罰的孩子會變得很保守,沒把握就不敢比,這時要鼓勵他用力猜,不會被責備的。另一類剛好相反,不管看不看得到,每個都比同一方向或一路亂比,這時就要稍帶威嚴的提醒錯了,並反覆測試。有時孩童表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疲倦、賴皮,尤其是門診等待時間過久常會出現此情況,此時不論誰都很難再教孩童重新聚焦。有些家長覺得帶來一次不易,會哀求、強迫或威脅孩童好好比,這樣的視力檢查通常效果不佳。不如以現有的資料先給醫師過目能檢查多少算多少,保持良好印象及關係,過一陣子在家先預習一下,再來一次通常都能順利完成檢查。

若不是第一次視力檢查,但是首次到一家新的診所,也有些該提醒的地方。點散瞳劑的孩童,可以攜帶藥水或將藥水拍照,提供醫師判斷有無調整藥水的必要。已經有眼鏡的孩童,不論平常戴不戴,都應該將眼鏡攜至新診所。當做完視力檢查後,醫師可以比對檢查結果和現戴眼鏡是否有差異,有無調整的必要。若能知道現有眼鏡已配戴多久,也可幫助了解度數變化快慢的參考。至於眼鏡度數,診所都有驗度儀可測量,倒不一定要記住。佩戴角膜塑型片或隱形眼鏡的孩童,也應將鏡片甚或眼鏡一併帶至診所,醫師會視需要,檢查隱型眼鏡及配戴上的相關狀況。

幼兒視力檢查是一件不可忽視的父母責任,越早發現問題,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以上所提到的是正常發育的小孩,若有早產、明顯眼部外觀異常或斜視等狀況,則須提早給眼科醫師檢查,必要時轉診給小兒眼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