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角膜傷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角膜傷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角膜產鉗傷害

 

   蔡先生因為視力不良及角膜上的奇特疤痕而被轉介過來。於細隙燈下觀察他的角膜外表大致透明正常,但是在內皮層有些略呈垂直,形狀像鐵軌般平行,邊緣捲起的怪異條紋。看到這特殊影像我心裡已八成有個底,請蔡先生回去問一下母親,當初生他的時候是否以產鉗夾出來的。一週後肯定的答覆證實了診斷,這是少見的產鉗造成的角膜傷害。隨著真空吸引和剖腹產越來越普遍,產鉗的使用越來越少,這種傷害也越來越少見,年輕的眼科醫師已快不認識這種變化了。

 

   正常使用時,產鉗是夾在胎兒的兩顳側,但是產鉗可能滑動造成夾的方向是枕部和臉部,此時產前的刃會夾到眼球或其下方,垂直方向壓迫眼球,眼壓升高,迫使彈力層直向破裂。當彈力層破裂會造成角膜水腫,但是於新生兒很可能會被忽略,角膜水腫會慢慢消退,角膜也回復正常的外觀,視力發育也可能不受影響。但是若破裂位置在角膜正中間或者裂縫很大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障礙。



產鉗使用圖示
產鉗使用圖示


      彈力層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增厚,出生時彈力層約3-4 µm比成年人的10-12 µm薄很多,因此更易受損。另一個會在新生兒造成角膜彈力層破裂,而需要和產鉗傷害鑑別診斷的疾病,就是先天性青光眼引起的角膜水腫。由於眼壓增大加上幼兒角膜的彈性極佳,角膜會變得異常大,醫學上稱之為牛眼。這種壓力也會引起彈力層破裂,但由於眼壓沒有方向性,破裂方向可能為水平或環狀(圖一)

 



       

先天性青光眼造成的角膜彈力層破裂,裂痕成環狀或水平狀

     題外話,現代正妹喜歡戴角膜放大片,認為比較漂亮,實則和我們看到的牛眼沒兩樣。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隱形眼鏡大百科15. 賞雪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賞雪戴隱形眼是自殺摘眼球行為如此聳動的標題迅速在台灣難得的雪季攻占頭條。賞雪能不能戴隱形眼鏡?相信多數的台灣眼科醫師一下子都說不出答案,因為雪如此罕見,雪季如此短,這個問題實在太小眾了。

        我的好奇心在這聳動的標題下被激起,好歹驗配隱形眼鏡也搞了數十年,好像該是時候來把這件事弄清楚。我的基本認知是,體溫攝氏37度時,角膜的溫度約是35度,眼皮會眨、會潤濕、溫暖角膜及隱形眼鏡表面,除非被強迫在雪地裡戴上開刀用的撐眼器,無法眨眼,隱形眼鏡是不可能黏在角膜上,更不用說抓下角膜或眼球了。其次在冰天雪地的國度,如果不能戴隱形眼鏡,那應該大半年沒得驗配和銷售隱形眼鏡了,業績一定像台灣冬天的冰店,超慘,好像也沒看過這種報告。

        印象中沒聽過國內戴隱形眼鏡賞雪傷到眼睛的報告,但夏蟲不可語冰,在冰天雪地的外國應該很多吧,搜尋一下冷凍傷害和隱形眼鏡的關係卻找不到類似傷害的報告,但卻找到一些有趣的研究。美國軍方對此早已有多項研究,因為軍隊要待的環境比我們這些觀光客嚴苛多了。把兔子戴上隱形眼鏡,在 -28.9°C,風速125 km/hr,相當於體感溫度-67.8°C效應的環境下 3小時,結果85%的兔眼都無傷害,其餘也只有點狀角膜表皮螢光染色而已,證實了我的觀念是正確的。(http://www.dtic.mil/dtic/tr/fulltext/u2/a115859.pdf) 再搜尋國外雪地活動的網站,沒看到任何滑雪不能戴隱形眼鏡的說法,甚至還力推雪地活動應該戴隱形眼鏡,因為更方便戴滑雪眼鏡和太陽眼鏡,只是要注意回到室內要避免將眼部直接暴露在加熱器或烤爐前,會極度烘乾隱形眼鏡,引起不適。雪地戴隱形眼鏡的最大問題可能是低溫引起的乾燥,適當的人工淚水及防風眼鏡是解決此問題的良方。以台灣的賞雪環境,比起一進屋內或車內的朦朧眼鏡,我建議放心的戴隱形眼鏡上山賞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