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弱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弱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如何帶幼兒看眼睛–視力檢查篇


帶幼兒檢查眼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事前的準備與溝通,看診時家長適度的介入與安撫,加上醫師的技巧,通常可讓事情圓滿完成。若是要做視力檢查,不要有從視力檢查到各式眼疾,集中在一次門診統包處理的想法。就醫前家長需先觀察,不應有眼睛紅痛,有分泌物的情況,否則可能會遭受拒診,因為要保護其他病患免受傳染的風險。

從未檢查過視力的孩童應在三歲接受第一次視力檢查,因為此時視力已發展穩定,也可以正確的比視力表,最重要的是在這時間點若檢查出弱視,可以及時處理治療。

家長可從日常生活觀察幼兒是否可能視力發育異常,例如歪著頭看東西,頻繁的眨眼睛,學習遲緩、協調不佳或有弱視、斜視家族史。若想在三歲前提早測試小孩的視力,可以玩躲躲貓般輪流遮住他的左右眼,雙眼正常的小孩應該會玩得很開心。但若有一眼視力不佳,當好眼被遮蔽時,幼童可能嘗試將你的手撥開。

多數家長都量過視力,對教導孩童接受視力檢查應不至於有太大的困擾,可能的差異就是不同型態的視力表,及EC不同的檢查視標。早年診所會印一些簡單的視力表,供父母在就診前指導孩童練習。現在可先從網路下載視標到平板或手機上,在不同距離,旋轉不同角度,讓孩童學會比視力表。可預約門診時間,例如吃飽睡足後,精神狀態較穩定。帶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零食,必要時可安撫情緒,增加合作度。了解家族視力病史,例如高度近視、弱視或其他眼病。有些醫師會在第一次檢查就點散瞳劑,筆者則避免,以降低幼童焦慮,維持良好關係。

一個初步檢查除了電腦驗光及矯正視力,可了解孩童的度數與視力外,還包括眼睛外觀,細隙燈檢查以及眼位檢查。兩眼可同時注視一點,就是眼位正常;反之,一眼看著目標時,另一眼偏斜則稱為「眼位不正」,也就是「斜視」。父母親常將孩童歪著頭看東西的情況誤稱為斜視,造成眼科醫師檢查時認知上的困惑。歪著頭看東西可能是斜視,但也可能是其他狀況。以上各檢查若無異常則應已足夠。

若有異常,可加做由台大眼科團隊研發的NTU立體圖檢查,此檢查也是幼兒園、國小視力篩檢的基本項目。藉由讓兒童配戴紅綠或紅藍眼鏡,觀看以亂點組成的幾何圖形,測試視覺立體感。不戴特殊眼鏡是看不出立體圖的,遇過護兒心切的媽媽,當孩童比不出來時會贊聲,我也看不出來啊!只差沒說出醫師唬弄人。 

視力不佳,除了真有問題的孩童外,有可能只是畏縮、內向、害羞、或不熟悉視力表。還有家教嚴格,稍犯錯就會受罰的孩子會變得很保守,沒把握就不敢比,這時要鼓勵他用力猜,不會被責備的。另一類剛好相反,不管看不看得到,每個都比同一方向或一路亂比,這時就要稍帶威嚴的提醒錯了,並反覆測試。有時孩童表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疲倦、賴皮,尤其是門診等待時間過久常會出現此情況,此時不論誰都很難再教孩童重新聚焦。有些家長覺得帶來一次不易,會哀求、強迫或威脅孩童好好比,這樣的視力檢查通常效果不佳。不如以現有的資料先給醫師過目能檢查多少算多少,保持良好印象及關係,過一陣子在家先預習一下,再來一次通常都能順利完成檢查。

若不是第一次視力檢查,但是首次到一家新的診所,也有些該提醒的地方。點散瞳劑的孩童,可以攜帶藥水或將藥水拍照,提供醫師判斷有無調整藥水的必要。已經有眼鏡的孩童,不論平常戴不戴,都應該將眼鏡攜至新診所。當做完視力檢查後,醫師可以比對檢查結果和現戴眼鏡是否有差異,有無調整的必要。若能知道現有眼鏡已配戴多久,也可幫助了解度數變化快慢的參考。至於眼鏡度數,診所都有驗度儀可測量,倒不一定要記住。佩戴角膜塑型片或隱形眼鏡的孩童,也應將鏡片甚或眼鏡一併帶至診所,醫師會視需要,檢查隱型眼鏡及配戴上的相關狀況。

幼兒視力檢查是一件不可忽視的父母責任,越早發現問題,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以上所提到的是正常發育的小孩,若有早產、明顯眼部外觀異常或斜視等狀況,則須提早給眼科醫師檢查,必要時轉診給小兒眼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處理。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認識弱視 2. -- 預防與治療

 

預防與治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預防弱視的不二法則,因此建議在小孩3歲前,先教導學會看視力表,而在3歲左右帶到眼科醫師處做一個包括視力檢查的完整眼部檢查。若有弱視,就必須積極的加以治療,以免延誤時機。6歲後才開始治療,效果較差;若9歲後才發現,通常已沒有什麼治療效果。

   斜視、白內障、眼瞼下垂等引起的弱視,有時需考慮先施行手術矯正,然後再給予弱視治療。若是因高度近視、遠視、散光所引起的弱視,則應施行散瞳驗光,替小孩驗配一付度數準確的眼鏡,再施以弱視治療。

   弱視治療的基本原理,就是強迫較差的那個眼睛去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貼布遮蓋好眼,或是以眼藥水或鏡片讓好眼視力變得模糊,強迫使用弱視眼去看,來刺激視力的發育。鼓勵小孩看電視、打電動玩具、看平板或手機,玩畫冊中的迷宮或連連看遊戲,串彩珠等用眼力的活動,有些家長擔心眼睛已不好而禁止孩子看電視實在是錯誤的觀念。兩眼皆弱視者,可於矯正手術或配鏡後,先以兩眼一起看讓一眼發育好後再施以遮眼治療;有些醫師則建議兩眼輪流遮眼。眼科醫師會教導父母如何進行弱視治療,父母必需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來執行治療,因為治療常需延續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小孩子一定不喜歡好的眼睛被遮起來,一方面視力變差,另一方面也怕被同伴嘲笑,父母需讓他們瞭解這樣做對他是有益的。弱視若不加以矯治,可能會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增添許多的困擾,例如:立體感不良,無法從事需良好視力的職業,甚至連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駕駛執照也無法獲得,若不幸,好的眼睛受傷或生病,那就終生視力不良了。


弱視治療失敗的主因

  弱視治療的成功率非常的高,但是仍有少數失敗的例子,歸納起來大概有下列原因:發現得太晚。六歲以後進入小學檢查時才發現,多發生在沒上幼稚園的小孩,因為幼稚園也會進行視力檢查。祖父母輩的不配合,反對小孩戴眼鏡,二三十年前很普遍,近來已較少碰到。父母親的漠視或對醫師的不信任,有明顯視力不良而來檢查的孩子通常不會有此情況,單眼弱視或者視力0.6左右的輕微弱視,當告知父母此狀況時偶會引起質疑,認為小孩很正常,醫師是否有其他企圖。尤其是建議配戴眼鏡時,這種氛圍更強烈,此時我的處理方式就是建議帶到醫學中心的小兒眼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免得製造對立又耽誤孩子。

  小孩不配合、哭鬧,父母可能無法確實執行配戴眼鏡及遮蓋治療,為了小孩一輩子的幸福,應該要狠下心來,就跟教導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一樣。我會明確地告知父母,這是他們的責任,要威脅利誘都看他們的了。曾有非常鬼靈精的小孩配了三個月的眼鏡,視力一點進步都沒有,父母保證每天都有戴眼鏡上學,請家長詢問一下老師在學校戴眼鏡的的情況如何?老師回答從沒看過他帶眼鏡!因此戴鏡治療的小朋友應該敬告諸親友、老師,甚至其他家長,形成一個嚴密的監視網。好在在視力逐漸進步的情況下,戴鏡和不戴鏡的視力差異會越來越大,最後小孩會自行找眼鏡戴就不需操心了。戴鏡初期,戴眼鏡和不戴鏡的視力常常差不多,有些較不友善的家長會質疑幹嘛要戴?戴了也沒用,醫師只是想賣眼鏡。

 

什麼時候可以不戴眼鏡?

        以眼鏡的普遍度,建議戴眼鏡治療,家長也多能接受,只是會問要戴到什麼時候才可不戴眼鏡。其實我們治療的是弱視,不是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因此拿掉眼鏡並不是我們的治療目的,除了遠視有可能因逐漸長大而減少,有機會不用戴鏡外,其餘的這輩子眼鏡是戴定了。要知道一般小孩是在拚不用戴眼鏡,弱視的小孩是從戴眼鏡也看不清楚,拼成戴眼鏡能看清楚,不戴眼鏡並不是我們的治療目標。


認識弱視 1.

 

 

弱視是什麼?

  弱視是指幼兒期視力沒有正常發育,以致單眼或雙眼視力不佳,無法用鏡片矯正視力至零點八以上,也檢查不出有任何器質性的病變時稱之。這種情形其實並不少見,平均每一百人約有四個人會有這種現象。一般因近視、遠視,裸視視力低於0.8,但是矯正後正常的小孩並不算弱視。

 

正常視力之發育

  新生兒已經可以看東西,而隨著眼睛正常使用,視力在出生一個月即有相當進展。在幼兒時期,若眼睛能接受正常清晰影像的刺激,視覺系統及腦部視覺區會繼續發育,視力繼續增進。然而眼睛若因某些原因未能正常使用或看不清楚東西,則視力發育就會遲緩甚至停滯,而造成弱視。六歲之前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期,九歲之前,視覺系統的發育就已完成,之後就不會再進展。所以要治療弱視,六歲以前效果較佳,而九歲以前未治療好大概就沒機會了。

 

原因與症狀

  在發育期任何妨礙眼睛接收清晰影像的情況都會導致弱視。常見者如內外斜視,因斜視眼看物體無法對應視力最佳的黃斑部,常會造成此結果。兩眼焦距相差太大,如單眼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小孩子會習慣使用焦距正常、影像較清晰的那隻眼睛來看,造成另一眼的弱視。先天性白內障或嚴重的眼瞼下垂也會造成弱視。另外,雙眼有高度遠視、近視或散光時也會造成雙眼的弱視。單眼弱視不經視力檢查通常不容易察覺,因為小孩子在日常生活時可以單獨使用正常眼而沒有任何困擾,父母可以試著遮蓋小孩子一隻眼睛,來觀察小孩子看東西的能力如何,若兩眼反應相差太多就應該尋求眼科醫師診治。

 

弱視會遺傳嗎?

   弱視是一種發育不良因此不會遺傳,但是導致弱視的因素是會遺傳的。例如父母的高度散光會遺傳給孩子,但是有的孩子會產生弱視有的則不會。因此有弱視或斜視病史的家族,其小孩在幼年時一定要接受眼科醫師的檢查。

 

檢查與診斷

   幼兒的視力檢查比較困難,眼科醫師通常蓋住一眼,而觀察另一眼注視東西之反應如何,單眼弱視幼兒的好眼若被遮蓋,則會有躲閃遮蓋物的動作,以求用好的眼睛注視物體。

   三歲左右兒童,已可以相當準確的檢查視力,但仍需檢查者經驗與高度耐心的配合才能勝任。視力不好並不表示就是弱視,近視、遠視和散光引起的視力不良,可用眼鏡矯正至正常視力者,並非弱視。另外眼科醫師也會檢查眼位,觀察有無斜視,並確定是否有白內障、先天異常及其他眼球內的異常,而導致視力不良。

   弱視兒童的視力矯正通常需進行睫狀肌麻痺也就是俗稱的散瞳驗光,經過鏡片矯正視力未能達到0.8以上也檢查不出有任何器質性的病變就要考慮是弱視了。立體視覺的判讀,也是篩檢弱視的一個好方法。